当戴琳的名字出现在世界杯预选赛大名单时,中国足球圈炸开了锅。这位曾因“恶汉”标签饱受争议的后卫,如今却成为国家队防线上最稳的一环。他的故事,或许正是中国足球这些年跌宕起伏的缩影。
2015年中超联赛,戴琳因飞铲对手被禁赛8场,媒体头条清一色写着“戴琳又失控了”。那几年,他吃牌如吃饭,球迷甚至编了顺口溜:“南秦升北戴琳,中场休息数红黄。”时任国家队主帅高洪波公开表示:“这种纪律性,国家队用不起。”
转机出现在2021年。山东泰山队聘请韩国教练团队后,戴琳突然“变脸”。数据不会说谎——当赛季他的抢断成功率从68%飙升至83%,犯规次数却减少40%。“金玟哉教练每天加练我1小时防守站位,”戴琳在纪录片里坦言,“他说顶级后卫要用脑子踢球。”
今年3月对阵澳大利亚的生死战,戴琳用血肉之躯封堵了三次必进球。终场哨响时,他跪在草皮上呕吐的画面登上热搜。知名解说詹俊发文:“如果早五年开窍,或许我们不用等到现在才看到希望。”
“32岁才学会冷静,代价太大了。”——戴琳在更衣室接受《足球报》采访时抹了把脸
当我们复盘戴琳的蜕变,不得不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球员成熟这么晚?青训教练李玮锋曾指出:“年轻球员20岁前都在练体能和战术,没人教他们怎么当职业球员。”如今戴琳带着满腿绷带征战世界杯,他的故事或许比任何口号都更有说服力。
(本文部分细节引自《体坛周报》2023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