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范对红土网球场情有独钟。
作为这片红土网球中心的创建者,范吉智用7年时间构建赛事平台,如果不是有一种情怀,他也很难将这件“苦差事”当成事业来做。
“云贵高原一直被称为红土高原,昆明周边都是红土,每一个云南人内心都有一份红土情结;走出城市,山上、地上都是红土,我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南人也有这份情结吧,”范吉智说,正是因为妻子喜欢打网球,他决心打造中国独一无二的红土网球中心,“最早看网球比赛,红土和硬地场的比赛不一样,色彩更丰富,变化也更多,红土网球给我很大的触动。”
有了建球场的念头,范吉智开始四处考察、学习,“第一次全面认识红土网球场,还是经由《网球杂志》主编吴昊介绍,他也有很浓的红土情结,科普了一下红土网球的知识,想象着法网浪漫的气息,我们就决定干一项有情怀的事,打造中国第一、最大的红土网球中心。”
打定主意,说干就干。
安宁红土网球中心于2012年建成,拥有11片高规格的红土网球场,先后举办过ATP挑战赛,WTA和ITF青少年比赛等一系列赛事,成为中国红土球场的地标。
“真正做了红土网球场,了解了球场的建造、维护、保养,以及红土网球的技战术,才深刻认知红土文化和其他网球文化有很大不同,”范吉智说,硬件设施建好了,剩下的就是搭建文化,“在中国网协的帮助下,我们与法网有了接触,法网是红土网球的殿堂,我们抓紧一切机会向法网学习,法网也派出了专业的场地维护人员,帮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应该说,和法网罗兰·加洛斯走到一块,是水到渠成,命中注定的事儿。”
多位中国教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提及红土网球场对于青少年训练的必要性,对此,老范也有深刻的理解。
“红土网球场对提升竞技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欧洲的大部分球员从小就开始接受系统的红土技战术训练,”范吉智说,经过红土场训练的球员,底线相持能力强,技战术变化多,“特别是以西班牙为代表的欧洲球员多是红土专家,他们知道如何合理利用规则,赢下每一分,不会打红土的球员是不全面的。”
事实上,包括李娜在内的众多中国女子网球选手,小时候都曾在沙地训练,这种场地与红土球场有颇多相似之处,可以减少球员受伤机会,同时磨炼技战术。
网球是一项很有魅力的体育项目,正因为有了不同的场地,有了不同的技战术;红土场的球弹跳非常不规则,对球员判断落点和击球甜点有更高的要求,就有了千变万化的运动魅力。
对于红土网球的文化内涵,范吉智也在不断积累沉淀,“红土球场需要工人随时进行维护,欧美球员通常是自己洒水、拖场,补坑,这也是网球文化的一部分。”
5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莅临安宁考察红土网球场,对网球特色小镇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也更坚定了当地将红土网球进行到底的信念。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到安宁半岛温泉网球中心调研。
柏衍在红土球场收获爱情
5月11日,被誉为最具天赋的中国男子网球选手柏衍,在安宁温泉半岛国际网球中心大婚。
这位曾因为一句“我买房的钱都花在了网球上”的中国男网“独行侠”、“网坛浪子”,最终情定安宁红土球场,红盖头下的新年这是在这里工作的美丽姑娘。
当天早上,柏衍更新了社交媒体,“兄弟们,勇往直前,攻克乃还!出发!!”然后贴出了帅到爆的新郎和伴郎照片,迎娶新娘。而婚礼就在安宁温泉半岛国际网球中心的中心场举行,天注定这是一段红土情缘。
网球中心的“掌舵人”范吉智成为最忙碌的人,他是看着两个孩子长大的“家长”,为他们操办一场红土网球婚礼成为头等大事。
说起自己的红土情缘,柏衍一下子豁然开朗,“我真的很喜欢云南,在这里成绩不错,之后有了一些偶遇,人生也有了转折;每年都到安宁来参加比赛,因此就结识了这里的工作人员,我很欣赏云南女孩,爽朗朴实,对现实没太多的要求。”
他口中的云南女孩就是自己的新婚妻子,“她是很好的女孩,我告诉她我没房没车没钱,她也愿意跟我走,这算是嫁给爱情了吧。”
“现在我经常到泰国曼谷训练,有了自己的教练,训练、比赛更加系统,”柏衍说,曼谷离昆明不远,他可以时不时回来看望妻子,“作为一名职业球员,我现在的重心肯定还是网球,妻子对我也非常理解,她很开通豁达。”
“我觉得这样的状况过一段时间会有好转,虽然我更多的是在调整硬地上的打法,但这次的红土场比赛,有些收获已经带进来了。”柏衍说,或许是妻子可以坐在看台上观战,抑或是婚期将近,他充满了战斗的欲望,让他打出了近年来少有的好球。
职业生涯还有梦想与希望
就在上个月的ATP昆明网球公开赛上,柏衍成为中国男网唯一杀进男单8强的选手,最终以0比2不敌淘汰了吴易昺的埃及选手萨夫瓦特,遗憾止步;与此同时,他在男双比赛中搭档李喆一路杀进4强,毫无疑问是中国男网在本站红土赛事中表现最好的球员。
“我也想捧起冠军奖杯,作为新婚礼物送给她,”柏衍说,临近专访结束时,他略表遗憾,“这就是网球,尽力就好,只有经历过才知道。”
说起柏衍,几乎所有中国教练都对这位天才球员赞叹有加,出色的身体条件,炮弹式的击球,激情四溢的球风……
他身上甚至承载了几代中国网球人的梦想。
▲即将年满29岁的柏衍(黄衣)依旧在为梦想而战。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嘉晖 摄
的确,他曾经笑傲江湖:2006年夺得中网青少年组亚军和亚洲青少年网球锦标赛冠军;次年,在澳网前的热身赛中获得了单打亚军,青少年世界排名飙升至第10位,被列为澳网青少年组男单12号种子;还有2010年ATP上海大师赛击败世界排名第30位的斯泰潘内克的高光时刻……
柏衍每一次的崛起,都给中国网球带来无限期待。甚至有中国教练认为他比同期出道的锦织圭更具竞争力,费德勒的教练吉尔伯特在看过他的比赛后欣喜不已,认为他将开创中国男子网球的新纪元。
然而天妒英才,这位世界排名曾来到200位的现象级球员,职业生涯几乎与伤病形影不离,每当他决心大干一场时,等待他的就有可能是“伤退”。
有人认为,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他的致命伤;也有人说,他的打法或许需要调整,通过加强力量训练以减少伤病。
在这种飘摇动荡中,他经历了人生的沉浮。
上一个全运会周期,甚至没有省队伸出橄榄枝,令他错失了全运会参赛机会,徒叹奈何。
“浪子”柏衍经常在没有教练和赞助的情况下,一个人孤军奋战,甚至连球拍都要倍加珍惜,因为这把跟随他多年的兵器,已然成为绝版,只能靠有限的库存延续他的职业生涯。
“我已经很多年不摔拍了,”柏衍说完腼腆地笑了笑,曾几何时帅气的摔拍动作也能成就经典一刻,就像年少时的瑞士天王费德勒和俄罗斯沙皇萨芬,“还好,几位教练帮我从厂家仓库里找到了几把同款拍子,还够我打几年。”
费德勒的球包里有8把球拍,而柏衍可用于“续命”的兵器大概也只有这么多。
去年,柏衍曾自费到法国去学习训练,但高昂的费用让他决定转战泰国,“我必须学会评判性价比。”在曼谷,柏衍得到了昔日世界排名TOP100教练的指点,这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新教练刷新了我对网球的理解和概念,并让我坚定了进入前100的信心。”
5月21日,柏衍将迎来29岁生日,距离而立之年一步之遥。在中国男网球员中,他已经属于“高龄”球手,仅次于公茂鑫和李喆,昔日并肩作战的队友很多已经当教练、开俱乐部,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和家庭,而柏衍还在为梦想拼搏、挣扎。
“钱肯定赚得都比我多,但他们却很羡慕我的生活,自由,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做喜欢做的事,”柏衍说道,“其实他们并非不热爱网球,离开是迫于各种压力,而我头皮硬,喜欢一条路走到底。”
当记者问他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时,柏衍笃定地说:“世界前100!”
除了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柏衍对未来也有一些规划,“来云南执教,开办俱乐部都在考虑范围内,这都是退役以后事情了;但在这之前,我个人比较喜欢学习,等到退役之后会先去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学习一些先进的东西,回来希望能帮助中国网球的进步。”
如何看待和自己当年一样优秀的吴易昺呢?
柏衍的回答表现出他成熟的一面,“他完成了很多我们没有过的突破,希望他会越来越好,为中国网球带来更多的关注度,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新的全运周期,柏衍正式加盟河北队,有望和新秀孙发京一起联手改变中国男网秩序,“我希望通过努力去改变一些东西,改变不了的话,那就继续努力吧!”
新婚不久,柏衍又将开启职业巡回赛的历程,为梦想展开最后一搏。
这不禁让人想起徐志摩的一首诗: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徐志摩
或许,仗剑走天涯的侠客风,是对柏衍职业生涯的最好诠释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