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足球漫长的世界杯追逐史中,白岩松的评论总是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剖开问题的核心。近日,这位知名媒体人在某体育论坛上再次谈及国足冲击世界杯的困境,言辞间既有无奈,又带着一丝不甘的期待。
白岩松直言:“每次世界杯预选赛,球迷都像等待奇迹的信徒,但结局往往是熟悉的剧本——战术混乱、青黄不接、临门一脚软如棉花。”他举例2022年预选赛的归化政策争议,“花大钱归化球员,却连基本配合都打不出来,这不是足球,是行为艺术。”
“中国足球的问题从来不在场上,而在场外。青训体系形同虚设,联赛急功近利,管理者换汤不换药。”——白岩松
白岩松用“三次元壁”比喻国足与世界杯的鸿沟:第一层是技术差距,第二层是体制顽疾,第三层则是全民足球文化的缺失。“日本校园联赛的观众比我们中超还多,孩子们踢球是为了热爱,而我们呢?家长只问‘能不能加分’。”
尽管批评尖锐,白岩松仍提出建议:
1. 彻底改革足协管理模式,引入专业人才而非行政官员;
2. 强制俱乐部投入青训,将梯队建设与联赛准入挂钩;
3. 打造社区足球文化,让球场取代补习班成为周末标配。
文章最后,他意味深长地说:“世界杯不是请客吃饭,要么刮骨疗毒,要么继续当看客——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里。”这番话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有网友感慨:“白老师还是敢说,可惜听的人装睡。”